李前认得其中几组。

以前上学见到过。

其中最为简洁的一组是:

F=G(m1*m2)/r^2

这个是万有引力公式。

从这一页其他公式,以及苏想过去每个夜晚的讲解,李前恍惚明白过来。

所有的一切变化,都落在这个简洁的公式上面。

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表示引力常数。

m1,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

r是物体之间的距离。

老人一直在研究的那些频率、引力扭曲、变化现象,就是这个公式中‘G’的变化。

G为引力常数。

什么是引力常数?

就是宇宙规律中,恒定不变的东西。

比如‘π’,光速‘c’等。

当然,随着科技发展,人类的进步,常数其实在变。

如‘π’随着计算力增加,计算的位数越来越多。

G也是一样。

高中的时候学过,G是卡文迪许改进扭秤后,测量出相对精准的数值。

航天技术发展,空间站、空港的建立,在微重力环境重新测算,这个常数更加精确。

但是以上这种变化,是基于G不变,人类计算能力的进步而改变。

可从老人的计算中,重力井的出现,天象事件中星球引力躁动,变化,都是这个G的直接改变。

苏想一开始知晓这件事,震惊程度不亚于天象事件中,那些疯狂的科学家。

就跟科幻小说中,说出‘物理学不存在了’的科学家差不多表情。

非常痴呆。

不过苏想的接受能力还可以,没用多久就缓过来。

宇宙常数的改变,影响非常严重。

比如G。

天体运动中,G增大,天体受到的引力就越大,行星轨道都会缩小,反过来的话,行星有可能脱离轨道,脱离恒星系。

再比如恒星,G变化,内部引力会改变,聚变反应受到影响。

G增大,恒星内部压力变高,聚变反应更快,消耗燃料速度加快,恒星寿命自然缩短,反之恒星寿命延长,甚至熄灭。

再往大了说,黑洞也会受到影响,事件视界大小,引力范围,可能银河系都会分崩离析。

小主,

发挥想象力,宇宙的构成,也和G有关。

G变大,宇宙膨胀速率缩小,甚至可能停止膨胀,向内收缩,回归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