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还带了大夫来给秦浩诊脉,大夫的诊断也让夫妻俩都松了口气。
不过秦浩还是被秦袁氏要求在家休养两天,秦浩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秦家的情况摸了一遍,毕竟原主才六岁很多信息他也不清楚。
小主,
秦家属于扶风郡大族,虽然比不上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五姓七望,但也是十分庞杂的大家族。
光是秦浩这一代就有堂兄弟十三人,父亲秦放这一辈也有五人,秦放是大房一脉长子,自幼聪颖,学识渊博,再加上世家子弟的身份加层,在朝堂上既有名望,在文帝起兵阶段,秦家也财物支持,这也是文帝征辟他担任大司农的主要原因。
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从税收到官田和煮盐、冶铁和其它官营的手工业也都归大司农管理,权柄不可谓不大。
秦放的二弟也就是秦浩的二叔在颖川郡任职县令,秩俸六百旦也算是一方干吏,其余几位有做生意的,也有专门做学问的,各有各的发展,这也符合世家子弟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两天过后,秦放就宣布了一个消息,要让秦浩恢复学业了,作为秦家大房嫡子,秦浩身上肩负着家族兴衰的重任,秦放自然对他有严格的要求。
对此秦袁氏很是心疼,却也只能同意。
不过秦浩的表现有些出乎秦放的意料,由于汉朝没什么启蒙读物,像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还没有出现。
汉朝蒙学阶段学的是【论语】,汉朝时期孔老夫子的地位其实不算太高,四书五经当中地位最高的是【春秋】,这也是关二爷喜欢夜读春秋的原因,为了显得自己有文化,逼格高,要是拿一本论语来读,那就太跌份了。
秦浩作为世家子弟蒙学比较早,【论语】自然是早就学过了,秦放就给秦浩出了一道题,来考校他这些天有没有懈怠学业。
秦放问:“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秦浩微微一笑,这对于他来说就太简单了,随口答道:“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与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秦放眼珠一亮,又问:“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解?”
秦浩澹澹回答:“子贡问孔夫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践行,孔夫子答:只有恕道!自己不愿意的事,断不可强加在别人身上。”
秦放十分满意的抚了抚胡须:“嗯,浩儿这些日子课业倒是精进不少,但也不可懈怠,还需勤加学习才是。”
“诺。”
秦浩走后,秦放却陷入纠结,秦袁氏见状有些不满的道:“浩儿如此聪慧,怎的夫君反倒是这副模样?”
秦放苦笑安抚:“夫人想哪里去了,只是浩儿天资不俗,若是没有良师辅导难免荒废了课业,我马上就要履职,事务繁杂,怕是没时间教导他了,还需为浩儿请一位良师才行。”
秦袁氏这才转嗔为喜:“这还差不多,只是这良师的人选.......”
“为夫也正在为此事发愁。”秦放叹息道,在汉朝,知识被世家垄断,各家都有自己的学问,这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自然不会轻易传授给外人。
当然,按照秦家的地位,给秦浩找个启蒙老师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交换,就需要仔细考量了。
秦浩这次考试的结果让秦放很满意,也得到了奖励,可以出门游玩一番,秦放觉得儿子年龄小,来到了新环境,总会感到新鲜,这一手奖励教育也是拿捏得很到位。
秦浩也想见识一下汉朝时期的古都洛阳是怎样的情形,于是便带着几名护卫和小厮坐上马车出门了。
汉朝时期的都城自然是不如宋朝时期繁华,再加上天下初定,民生凋敝,街道边的商业并不算繁荣,洛阳城的面积约在面积11.16平方千米,一共有12个城门。
汉朝一共有两处宫殿群,一个被称之为“北宫”一个被称之为“南宫”,周围所有的建筑都围绕着这两座宫殿而建,工商业区有南市、马市和金市。南市在南郊,马市在东郊,金市在城内南宫的西北处。
秦浩一路走来,发现大多数老百姓都穿着粗麻衣,整体色调偏灰暗,只有一些商贾、世家子弟才穿着比较光鲜亮丽的丝制品,基本上只要看一个人的衣着就知道这人是平民还是身份显赫之人了,这也是只敬罗裳不敬人的由来。
在外面转了一圈,秦浩对这个时代也有了最基本的了解,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就乘坐马车回府,结果就在家门前的岔路口,发现一个小姑娘正痴痴望着远方。
“停车。”秦浩有些疑惑这小姑娘看衣着倒也不像是无家可归的贫民,可若是豪门显贵家的女郎,身边却连一个下人都没有,难道不怕被人拐走?这天下初定,可没那么安定。
“小姑娘,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需要我送你回家吗?”秦浩问。
小姑娘却糯声道:“不用你管。”
哟,还挺厉害,秦浩不由想到了自己在知否世界的闺女,都是一样要强的性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你在等什么?”秦浩又问。
小姑娘的目光忽然定住了,秦浩回头一看,发现是被他身后小厮捧着的一摞糕点盒所吸引。
于是乐了:“想吃吗?”
小姑娘咽了咽口水,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