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人连连摇头。
“不,不,小人是民籍,方才口误。”
庄玮一声号令。
“好,走,去廷合台。”
不远处,一间厢房门口,顾沅穹、宓瑶顿足,瞧看庄玮善行义举。
除他们之外,另有许多看客,好奇驻足。
观其正气浩然,众人心怀敬佩,甚至有人,为庄玮高声叫好,唯是宓瑶,不屑一顾。
庄玮押送贼人,一步步下楼,顾沅穹视线,随之而去,似在目送英雄。
宓瑶见状,心底不满,霎时腾起。
“不是说好,陪我过生辰嘛,何故三心二意?”
“你若不吃这饭,我便回崇邑轩,静候纪大人她们平乱归来。”
顾沅穹用词,听似顺她心意,实则拒人千里。
“生辰改日再过,你回吧,我有事要忙。”
宓瑶震惊非常,汩汩委屈。
“生辰,哪有改日再过的道理?”
“你有何事要忙?去找那位壮士?”
“你怎能为了一个陌生人,弃我而去?”
顾沅穹充耳不闻,默默跟在庄玮身后,耐心等他办完正事,再去结交。
宓瑶追步上去,跟在王爷身边,失意惆怅,欲哭无泪。
“一桩义举罢了,值得王爷对他青眼有加?”
“一瞧便知,此人四肢发达、才思迟笨,于我们而言,毫无用处。”
“他何德何能,得王爷赏识?”
顾沅穹不由自主,为庄玮鸣不平。
“你辨识人才,能力欠佳。”
“这位贵人,显然武谋双绝,乃当世难得之奇才。”
“高手,果然都在民间。”
“此等卓才,本王势在必得,定要纳贤,请他志从本王麾下。”
“归京前路,被人暗中阻隔,本王与辛大人难以联络,也不知二弟谋计封正台,进展如何。危难之时,若能得此智士襄助,说不定,不用等到纪大人她们归来,本王就能布局回京,解救二弟。”
生辰没过成,宓瑶怨气深重,说起风凉话。
“曙英县,距离盛京不远。王爷当心,不慎结识敌方,被他们借机而入,以作线人。”
顾沅穹目光不移,始终注视庄玮背影,就连眸底余光,也是一分容纳不下宓瑶。
“父皇、皇叔身边,奇士谋臣,本王尽数识得,十分肯定,无有这号人物。”
“凭借这位壮士武谋非凡,栖身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寂寂无闻。然,其声名湮没,要么,隐于民间,尚未被人发掘;要么存身敌营,不得重用。”
“俊杰之士,空有一腔抱负,却无用武之地,其心寒,毋庸赘述。只要本王表明诚意,就算他身在敌营,也会改心,转而追随本王。”
莫名其妙,被王爷忽视,宓瑶怫然不悦,仇视庄玮,恨不得将他撕成两半。
“王爷何以知之,空有一腔抱负?”
“说不定,他藏巧守拙,宁愿做个寻常人,不希望受人重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沅穹提出质疑。
“不望重用,怎会大大方方展现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