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赵军张罗来的客

老奶奶棉袄扣子都没系,急匆匆地就来了。

“娘,你干啥来了?”楚安民停下手上的动作,就听老太太道:“听说有人给拿狍子啦?”

老太太说话就到了跟前,然后一眼就认出了周建军。

“周小!”老太太唤了周建军一声,紧接着看向赵军道:“我瞅这孩子面恍的……”

面恍就是眼熟的意思。

说着,老太太皱起稀疏的眉毛,打量赵军道:“这孩子长这么精神,浓眉大眼的,在哪儿见过呢?”

“娘,你忘啦?”楚安民抬手指着赵军,对老太太说:“那天看电视,好人好事那个!”

“啊……”老太太想起来了,直接对楚安民道:“就你没上去那次,人家上去了。”

赵军、周建军:“……”

这老太太说话,咋也这么不中听呢?

这要是楚安民气量小,就得不乐意。

还好楚局长大人大量,只是一笑,道:“对,娘,就是他,小伙子可不错了呢。”

“嗯呐!”老太太抬手指着赵军那张脸,笑道:“你瞅那浓眉大眼的,一瞅就实在。”

“呵呵……”被人夸,赵军只能用微笑来应对。

“不是,娘啊,你出来干啥来啦?”楚安民给老太太领子整理一下,问道:“我们这就回屋啦!”

“等会儿,别着急!”老太太指着仓房,道:“让我看看那狍子!”

“你看它干啥呀?”楚安民都无语了,他是林业局局长,手底下大大小小十多个林场。这一年,收一百个狍子绝对是没问题的。

“我没见着过呀。”老太太道:“上回周小给送那个,没等我瞅去呢,就让你们给杀了。”

楚安民无奈地一撇嘴,老小孩儿,小小孩儿。有的老人上岁数,比小孩子还任性。

楚安民没办法,只能把仓房打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军、周建军都挺有眼力见,拽过一个麻袋,将系麻袋口的麻绳解开。

麻袋口一开,狍子嘴就伸出来了,随着脑袋出来,两只狍子耳朵扑棱一下立起来。

“哎呀!”老太太笑道:“还挺有意思呢!”

“行啦,娘啊。”楚安民扶住老太太胳膊,道:“回屋吧啊。”

赵军、周建军将狍子塞回去,重新系好麻袋,就听站在门口的老太太问楚安民说:“民子,狍子有肠子,是不是?”

“那肯定有啊。”楚安民笑道:“没肠子,吃了咋往出排呀?”

“那杀这狍子能不能接血、灌血肠啊?”老太太这个问题,一下子给楚安民问住了。

“狍子血能吃吗?”楚安民看向赵军,想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谁知道了?”赵军摇头,道:“没听过谁吃狍子血呀。”

听赵军这么说,楚安民看向他老娘,问道:“咋地,娘啊?想吃血肠啦?上月我二舅家杀猪,咱不去了吗?”

正常在农村,人家一进腊月就杀猪。

“嗯。”老太太抿了抿嘴没吱声,周建军见状,凑上前对楚安民道:“楚局,后天我家杀猪,你领老奶上我家吃猪肉去呗?”

听周建军的话,老太太脸上露出一丝挣扎,应该是想去还不好意思。

“小周啊,谢谢你了。”楚安民先向周建军道谢,然后说道:“我们就不去了,后天我儿子早晨回来,完了我们就下屯了。”

说完这句话,楚安民稍微顿了一下,又补充道:“过年了,回老家看一眼,带给老人上坟啥的。”

听楚安民如此说,周建军就不能再劝了。传统也好,迷信也罢,这是对故去亲人哀思的寄托。对有些人来说,年前回老家上坟,这事儿比什么都大。

可等楚安民话音落下,就听赵军问他,道:“楚局,那明天呢?”

“嗯?”楚安民一怔,赵军忙继续说道:“明天我家杀猪,三百斤大猪,你领家里人过去呗。”

听赵军这话,楚安民转头看向他老娘,然后一指赵军道:“娘,咱明天上他家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