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5章 检举信

简行诸天 不想当然 1211 字 5天前

按虚拟数据面板上给的要求,用“时间转化器”的笔名,在耿美网络文学网女频专栏上投稿,申请作家账号。

至于上传内容,考虑身体年龄,先以青春校园为主,先“码”几章,等待网站审核。

忙完这个,下机。

看着黑黑的屏幕,唉,谢玉就知道,想要躺平又不可能了,这数据面板只要出现,谢玉生活就会逐渐有卷起来的痕迹了。

情绪价值更多,但体能消耗也更多,也更累。

嗯,下次回县城得买台笔记本电脑,还要办张移动网卡了。

现在网站写小说这事是日更,每天都要保持登录、上新的,不像虚拟币市场就在哪儿,偶尔看下,积累收购就行了。

再等两年,智能手机3G、4G的时代来了就好了。

转眼时间进入五月份,谢玉穿过来近两个月了。

因为农忙临近,下乡演出的活动,总算是要告一个段落了。

对比,基本所有团员心情都不错,疲惫的状态也好很多。

最后一场演出,也都格外卖力。

村民们,也知道马上要进入农忙季节,这是最后民间村戏的表演一场,也挺鼓劲的。

中场时,村长,甚给安排了很传统的上礼环节。

所谓上礼,就和后来网络直播打赏一样。

台下观众觉得戏台上演员唱的好,直接现金打赏的。

几角钱不嫌少,百元钞票不嫌多的。

原来做青衣打扮的三师姐,也在这时展示自己的戏曲武打功底,除了翻筋斗,还演练了几套戏曲花枪。

结合原身记忆,还有这小两个月的下乡演出实践。

突然想到一件事,地方戏曲演员的角色是按生、旦、净、丑四大分类的。

当然,四大之下有细分。

原身母亲收的三个徒弟,刚三师姐表现,其基础功力,属于刀马旦的类型。

当然现在能唱青衣、或闺门旦了。

而记忆中的大师姐,按后面说法长着一副国泰民安的脸,原身母亲最早收她为徒,作为大师姐,很稳重的,按地方戏曲分类是按正旦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