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六章 利用

虽然现在的突厥对大隋称臣纳贡,但是双方关系其实也并不安稳,总体是在对抗中求共存。突厥总是小股部队的骚扰与劫掠,一旦大隋兴师问罪,那就是下边的人干的,我们国情特殊,天朝上国多加理解。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广派王言出击草原才有了正当性。

他没有擅起边衅,而是打击不服教化,不敬大隋的草头王。只要翻开地方县志,全都是出兵的正当理由。

至于王言过去以后,到底杀了谁的人,那就两说了。

毕竟王言等人不认识路,也不通突厥语言,杀错人了也是难免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为了在草原上野外生存,王言准备的很充分。

吃喝的各种调料,以及茶叶、糖等比较珍贵的物资。干粮倒是没有带多少,毕竟到了草原上还能缺了吃喝吗?牛肉、羊肉、马肉,甚至运气好还有狼肉,总之就是天天吃肉。

茶叶是解腻的,糖是补充身体糖分的,都是长久活动必要的东西。还有各种的用以做菜的药材,盐、酱油、醋等等。这些东西是最多的,解决吃好的问题。

此外就是一些急救的草药,治跌打损伤的药膏等等,这是王言能做到的最大化的医疗条件了。尽量的保证有生力量。

余下的不外乎就是换洗的干净衣物,缝缝补补的针线,武器装备,一些集水的东西,野营的军帐,防雨的蓑衣,放火的火折子、火石等等,烧水做饭的器具,凡此种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王言还配置了不少的驱蚊虫的香包,眼下正是盛夏时候,在草原上行动可不是那么舒服的。

同时,在出发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王言还训练了旗语,讲了战法,传达了游击的精要。他们是破坏,不是硬拼。

在战争中,王言最喜欢的其实就是打游击。用少量的军队,搅的敌军寝食难安,花费巨大,却也损失巨大,想想敌将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就感觉有意思。

当然他不是总喜欢,只偶尔的游击上一阵子,活动活动筋骨,找一找驰骋沙场,视几十万大军如无物,来去自如的感觉,也就足够了。

过了这一股久违的新鲜感,他就又喜欢种地搞发展,而后以堂皇大势、王者之姿,骑脸碾压。那股轻松的庙算的感觉,也是很不错的……

“都督,此地一望无边,我等何往啊?”

杀进了戈壁,一行人拉成了老长的队伍,分作前后左右,都在目之所及的范围之内,相隔许有二三里。

队伍缓缓的打马前行,众人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上哪杀人。

毕竟他们是出来烧伤抢掠的,结果根本看不到人,这上哪杀去?

尤其此时烈日高悬,热浪升腾,肉眼可见远处扭曲的空气,大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是不敢大口喝水。因为他们带的水不多,只够解渴,不够畅饮,何况还有马儿要关照……

王言这个都督,也没什么特殊的,他还以身作则呢。

都督就是百将,统领一百人。从汉代以来,都督的权力越来越没落了,以前的都督可以管理一方军政事,大都督更是牛逼的不得了,做的正是行军总管的职责。眼下大都督也不过统领千余兵马,都督更是成了可怜的百将。

他骑在马上,身体随着马儿的脚步起伏,头上戴着斗笠遮阳,尽管很热,却也很有种怡然自得的意思。

“不要心急,你们要善于观察。草原太大了,我们找人,就要观察所有的痕迹。只有顺着这些痕迹,我们才能找到突厥人聚居的地方。”

“就跟打猎一样?”

“没错。”王言一脸的孺子可教,“现在我们就是猎人,寻找我们的猎物,要他们的命。”

他指了指地上的痕迹,“看看地上,那里有一些羊的脚印,还有羊粪,一般放羊也就在十里之内,我们顺着这里走,不止能找到突厥人,杀牛宰羊吃上一顿饱饭,还能找到水。

这是你们要学习的,不要想着反正大半是死,就无所谓了,学到了就能用到。这一遭能活下来的,最少做个什长,下一遭还能活下来,最少是个伙长。咱们靠着晋王,再求晋王帮帮忙,兄弟们将来都是都督,娶三个媳妇,生八个孩子,在家里置上几十亩地。这日子不好吗?

兄弟们,能活着就别死。咱们是出来搏功名富贵,不是送死的。只有活下来的人,才能过好日子。虽然我不死,肯定照顾你们的家小,可哪有你们自己回家去享受日子的好啊?是不是这么个道理?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别一副要死的晦气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