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了两句,弗兰奇就开始办正事了。
只见他伸手抚摸着光滑的隧道,时不时还捻下一些泥土,放在嘴里尝一尝。
“这些土是本来就这样吗?还是...”
几个小人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一个穿着黄衣服的站出来说明:
“这些土是用青汁树的汁液还有一些矿石混合制作出来的,因为之前挖到三分之一的时候,隧道出现了漏洞,一直漏水,当时大家都快要愁死了,村长就动员大家制作黏土,想要将其堵住,后来就有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就弄出来了这种土,别的黏土都不行,他这个一糊起来就不漏了。”
“就是这个。”弗兰奇眼睛一亮。
其实他来这里主要想找的就是这种防水技术,同时考察一下在水下挖隧道可行度究竟如何。
如果技术上没问题的话,他的计划书里可就要多一个地下列车了。
海上列车虽然好用,但问题就是容易受到风浪的影响,时不时还会有大鱼撞上,海藻等等在轨道上生长,长期维护的代价非常高。
但如果把列车放在海底那就没这些问题了,隧道的防水做好的话,完全可以长期投入使用,不说一劳永逸,撑个几十年完全没问题,再更新一下电池的相关技术,让其代替石油或者可乐,亦或者是煤炭什么的,毕竟后者会排放污染气体,在隧道里还是有些不太妙的。
如果这些技术都能完成的话,地下列车可以替代海上列车作为一些距离较近的岛屿之间的交通工具。
实在不行,没有车子,只弄个隧道,大家骑着马、或者走路,一样也能过去,就是时间可能长了点。
而且不只是海底隧道,这种技术放在陆地上也同样适用,一些陆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完全可以建造地下列车,为国民提供国内的公共交通工具,这种混合土也可以用来避免雨水、或者地下水涌入隧道。
就算退一万步讲,你不建列车,不挖隧道,那城内的排水设施你总得有吧?要不然一场大雨直接淹了一半的房子。
往大了说,就是一整个国家、城市的防水,往小了说,就是一家一户房子防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