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崔伯伯的脚程,抵至龙泉郡地界尚有一段时日,我早些出发兴许能赶在他之前抵达,好做应对。”
元瑶眉尖一蹙,“我陪你同去。”
“胡闹!”林尽染面色一凛,稍稍停滞片刻,语气略缓些,“淑贵妃引我出长安,定然别有目的。你熟悉揽月楼那些手段,留下帮时安看好家。况且,杨湜绾的婚事还未尘埃落定,她身边得需要你来照顾,如若长公主出面,或需时安斡旋。你二人须得同心戮力才是。”
元瑶心中气愤、委屈,侧过身去不说话。
李时安微微皱眉,似乎明白方才他为何要冒着犯上抗旨的罪名也要出城。既是有人预谋借崔秉志引林尽染出城,且不论对方是谁,现下终归是没有任何依据,皇帝陛下又怎会凭一面之词就调拨禁军,随他前往龙泉郡。
而当下,林尽染已有抗旨之举,轻则杖笞,重则流放,可到底是明目张胆的出了长安城。陛下若是真担心他的安危,定然会遣兵追赶护送。届时谁在途中冒险刺杀,便会自现阵脚。可当中唯一的变数就在于陛下会否调遣禁军。
李时安知晓他已有主意,未有多劝解,轻声道,“你将申越一同带去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尽染摇了摇头,“申越不适合去。”
申越到底是大将军府的府兵统领,又是北境军出身。若是这般带出长安城,恐会招惹话柄,倒不如留下他,安心守卫林府和大将军府的周全。
长安至隰川县几约千里。若是快马驱驰,短则三日,多则五日,只要未逢灾害,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龙泉。偏生京畿周边暴雨不断,路途泥泞,耽搁了些许光阴,却也总算赶在崔秉志前抵达隰川县。
隰川多山地、丘陵,这等复杂的地形便构建许多天然的关隘和险阻,造就此般易守难攻的据点,其依附地势险要的吕梁山脉与黄河流域又形成一道重要防线。
境内的道路虽是沟通东西、南北两向的关键路径,但其自然地理环境也对交通路线产生了限制。由于要道的狭窄和有限,使得隰川更容易控制交通线路,只要在关键的道路节点设置关卡,就能对过往的人员、物资和军队进行检查和管制。而崔秉志若要回京,隰川是必经之路。若从地理优势上而言,在此设伏会使整场意外显得自然,不招惹怀疑。
淑贵妃到底是要让自己看清什么真相,非要以崔秉志的性命要挟。至少目前来看,她若是想动手,大可在半途中命人截杀,又何必安然放自己进隰川呢。这些问题几乎一直萦绕在林尽染的脑海中,挥散不去。
林尽染举目四望,但见周遭群山逶迤。此时,一枚浑圆的落日正悬浮于黛蓝的远山之上,绚烂的晚霞将西边天际涂抹得一片猩红,天地寂静无声。
连日疲于奔赴的他刚至隰川县还未及歇脚,便紧着翻山越岭观察地形。猜测可能会在隰川县设伏,但具体是在哪条道,或者何时动手,皆是未知数。这令林尽染不禁再次细细琢磨,这谜面中究竟还藏有什么未曾发觉的细节。
“再有三日未传回音讯,你再不能拦我出城寻他。”
距林尽染去龙泉郡已有七日,然至今杳无音讯。元瑶本就对那日之事耿耿于怀,当下忧心林尽染的周全,予她更无好颜色。
“我知晓。”李时安语气尚算轻松,抬手遣退采苓在内的所有下人,不叫伺候。又起身拉了拉元瑶,宽慰她安心落座,“前几日陛下命孙公公传信,日前已调拨百名禁军前往隰川。夫君定然早早做足应对,与崔伯伯汇合后,便会立即回京。”
“贵人若要向崔供奉动手,你以为她当真会如此心善地告诉夫君?”元瑶冷冷一笑,眸光瞥见石桌上的鱼食,便取来洒向身后的鱼池,引得锦鲤纷纷跃出水面,争相竞食。
“便如此般情状,崔供奉不过是贵人手中的鱼饵。这些时日,去明园登门求亲的世家、贵胄络绎不绝,长公主也曾登门直抒纳妾之意。除此之外,还有何异样?显然贵人的意图并非是这座林府。”
元瑶森冷的声音,流刺于心,淡漠的无一丝包容之意。事关林尽染的生死,身份于她而言,并无分毫的意义。
缄默片刻,李时安唇齿翕动,“我知道你担心夫君的安危。眼下禁军还未传回消息······”
“又是等等等······”元瑶未待她说完,便直截了当地打断话音,眼神亦凄幽得如刀凛厉,一把摔碎手中已空空如也的瓷碗,忿然起身,“我真不明白,崔供奉虽是你的授业恩师,可他还能及得上你的枕边人不成?”
元瑶的字字诘问,令李时安沉默几息后,不得不做出回应,“这是两回事。崔伯伯于我、于夫君皆有恩。故而他才会舍命前去相救。”
“是是是,唯我忘恩负义。”
李时安知道她的言语偏激完完全全是出自对林尽染的担忧。确实,在她的眼里,崔秉志的生死与她毫无瓜葛。可到底是自己的授业恩师,昔日科举也是有他的鼎力支持,方有今日这般景象。自家夫君于情于理都该报答这份恩情,李时安自认不会阻拦,也不该阻拦。
“禁军是大楚军中的精锐,较北境军也不遑多让。若要截杀百余禁军,除非龙泉郡起兵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