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吴桥杂技之意义

吴桥,这个地方宛如杂技艺术的神秘宝库,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技艺传承。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大地之上,以其悠久的杂技历史和精湛的杂技艺术,在国内外杂技界闪耀着令人瞩目的光芒。这里,被誉为杂技艺术的摇篮,孕育了无数优秀的杂技艺人,见证了无数惊险刺激的表演。

走进吴桥,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古老的街道、传统的建筑以及浓郁的文化氛围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杂技艺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一种习惯和传统。

吴桥的杂技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杂技体系。这里的杂技艺人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创新,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节目,如走钢丝、顶碗、柔术等,这些节目不仅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技艺,更体现了人类对于身体极限的挑战精神。

吴桥的杂技艺术之所以能够如此辉煌,离不开当地政府对杂技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多年来,吴桥县政府积极推动杂技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杂技学校和演出团体的投入力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杂技人才。同时,还举办各种形式的杂技比赛和活动,提高了吴桥杂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今,吴桥的杂技艺术已经走向世界舞台,赢得了广泛赞誉。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感受中国杂技的神奇魅力。而吴桥也将继续发扬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让这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下去。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句流传千年至今的民谣,宛如一曲悠扬的旋律,在吴桥这片土地上回荡不息。它生动地反映了吴桥杂技文化的广泛性以及深厚的群众基础。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杂技的气息,每一个吴桥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对杂技的热爱与执着。

吴桥县拥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但令人惊叹的是,其中近 10%的人们都投身于杂技旅游或者与之相关的产业之中。这不仅体现了吴桥人民对杂技事业的热情,更展示出了他们对传承和发展杂技文化的坚定信念。此外,吴桥还设有一所国家首批 4A级杂技旅游主题公园,40个杂技团体,44所杂技学校,50多个杂技专业村。这些设施和组织为吴桥的杂技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使得吴桥杂技得以发扬光大。

而每年举办一次的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更是将吴桥的杂技文化推向了全球舞台。如今,它已成为国家级的艺术盛会,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国际马戏节并称为世界三大杂技赛场。这个节日就像是一座壮丽的艺术殿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共同见证这场视觉盛宴。在这里,各国选手们展现出高超技艺和创新精神,让观众们为之震撼和陶醉。同时,也为吴桥杂技提供了一个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了吴桥杂技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以其独特魅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吴桥杂技,并爱上了这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吴桥杂技将会继续蓬勃发展,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中国旅游业自九十年代以来,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异军突起,成为与自然风光旅游并驾齐驱的重要旅游内容。吴桥有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五千年杂技文化,源远流长的杂技历史,丰富多彩的杂技民俗,惊险奇绝的杂技节目,构成了吴桥杂技民俗旅游的宝贵资源。为弘扬民族文化,变吴桥杂技优势为经济优势,由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共同兴建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景区,于1993年11月26日对外开放,占地617亩,共建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小泰山、普济寺、财神庙、民俗风情园、滑稽动物园等八大景点,新增马戏游乐园、红牡丹剧场,是集娱乐、参与、交流、表演、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民俗精粹,尽显艺乡风情。吴桥杂技大世界与杂技学校、杂技民俗村已形成黄金链条,已成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杂技旅游品牌精品。

吴桥杂技大世界扎根于被赞誉为世界杂技摇篮的吴桥本土,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传统的技艺表演,更是鲜活的杂技历史与文化传承。这使得该景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人文景观,南有深圳的锦绣中华,北有吴桥杂技大世界。”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是中国人造景观成功的典范之一,并将其列为中国民俗景点国际旅游专线。自 2001 年底,吴桥杂技大世界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 AAAA 级旅游景区,次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这些荣誉不仅彰显了吴桥杂技大世界的卓越地位,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桥杂技大世界于2004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景区管理日趋规范完善,据统计,吴桥杂技大世界占两个之最:一个世界之最,一个中国之最。之所以是“世界之最”,是因为世界上唯一的杂技主题公园;“中国之最”,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表演类型的旅游景点,同时吴桥杂技旅游业已成为吴桥县城经济中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也从杂技旅游扩大到对外演出、杂技培训、旅游制品开发、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及其他旅游附属业,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怪:王宝合俩手三球跟鬼赛王宝合5岁学艺,7岁登台,擅长表演:三仙归洞、口中吃针引线、软功缩骨,人送绰号“快手王”。在杂技大世界景区中有一个典型的杂技小院,小院面积不大,自然幽静,这就是“鬼手居”。两个瓷花碗、三个小红布包,一张铺着毯子的平台。一位老人已年过六旬,坐在小屋的前面,有点仙风道骨之感,他的右边摆着一张桌子,一杯清茶放在上面。这是吴桥的传统节目“三仙归洞”,表演者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八大怪”之首的老艺术家王宝合。王宝合已年过六旬,他3岁丧母、6岁跟着父亲王福春(着名老艺人,五十年代曾任吴桥县群艺联合会主任)早年在北京天桥卖艺。五十多个艺术家不但使王宝合学会了一套杂技绝活,还练就了超人的表演功力。

表演“三仙归洞”,不同于大台节目,它与观众近在咫尺,且由观众参与进来,重在“卖口儿”(即语言表达),难在“救戏”(即收回无意或故意露出的马脚)。

它要求表演者手法运用灵吴桥杂技大世界表演活,头脑反应迅速,语言表达机智。节目看似小戏法,实则真功夫。但这对王宝合来说似乎驾轻就熟,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2002年他应邀到香港演出,“鬼手”。王宝合是位多面手,他的缩骨功夫也非同寻常,节目《穿小袄》是他的保留节目,《口中穿针引线》更是令人叫绝称奇,但他最偏爱的还是“三仙归洞”,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王宝合带着他心爱的“三仙归洞”,走过了很多地方,1951年,他随父亲赴朝鲜战场进行慰问演出;1953年,去革命圣地延安慰问演出;1955年,成立“杂技二十团”,赴云、贵、川、桂演出……回忆当年场景,王宝合至今记忆犹新,心潮难平。在去往拉萨的途中,当地藏民和哨卡军人看到是来自杂技之乡的艺人们,常常手拉手挡成人墙,不让前行,渴求演员为他们表演。在一些藏族村落,虔诚的藏民看了他们表演的魔术后欣喜若狂,对演员们敬若神明,纷纷向演员们敬献哈达,还要求演员为他们摸顶“赐福”。王宝合就是这样带着“三仙归洞”走过了几十年,也走遍了大江南北,但他对吴桥杂技的爱始终如一,如今也多了更多的期望,希望吴桥杂技走向世界,希望吴桥杂技旅游能日渐兴旺,希望老祖宗留下的绝技后继有人,“祖辈留下的传统艺术不能失传,我要一直把它传下去。”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想拜王宝合为师,王宝合目前还在认真挑选适合的传人。第二怪:高福州——白肚皮上切青菜“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洮河两岸度春秋。财主种有千顷地,老子玩耍不侍候。”当你走进吴桥大世界江湖文化城,你能够亲耳听到江湖八大怪之一“小钢炮”高福州在表演开场时拿着个破啰为你卖口。他以滑稽的表演形式,来表达杂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小钢炮高福州肚皮上切青菜,刀起刀落,菜叶横飞,肚皮却毫发无伤。他一身硬功夫,只见他运气,下蹲,扭胯,举掌,手切红砖,掌劈顽石,砖石横飞,视若等闲,间或加一些幽默逗趣的语言动作,让人看得亦惊亦喜,成为大世界第二大怪。老人自幼练铁砂掌,18岁那年曾在一小时内,把三百块砖劈成碎块,如今,人老了,但雄风依在,快乐依在,豁达依在。当天他表演的是肚皮切白菜和脖子卷钢筋。擅长表演:头顶开瓶、肚皮切白菜、单掌劈砖等节目,人送绰号:“小钢炮”。第三怪:李印怀——眼里扎出骨针来一个露天的场地,一个沧桑的老艺人,拿着两个骨针,从鼻孔而入,然后从两眼而出,此情此景,我似乎看到了那个艰难的年代,而今,我只能说,这也许是“特异功能”吧。在天桥把式演艺场,记者见识了这辈子都闻所未闻的惊险把戏。刚才在一旁敲锣的老人,在节目间歇时突然跑上台来插科打诨。大家开玩笑让他来一手,他见推辞不掉,就只得“逼上梁山”。他随手从桌上拿起一个铁蛋子,说要吞下去。大家鼓起眼睛,生怕老人家一时生气出意外。他将铁蛋子放入口中,只见铁蛋将他的嘴撑得老大,吞了几次都没有下去。大家正说算了时,老人一仰脖子,滚下去了。老人表情十分痛苦,蹲下,想把铁蛋吐出来。随着一声低吼,铁蛋子“咚”地一声滚到地面,记者报以热烈的掌声。老人在同时吞吐完2个铁蛋子后问,要不要同时吞3个。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要”。老人感动,说要表演一个绝活给大家看,报答大家的厚爱。他从一个盒子里取出两根约2寸长的骨针,将他们送入鼻孔,然后用纸将鼻孔塞住。当他用手在自己脸部揉了几圈后,骨针居然从眼睛里冒出来一厘米!大家一片惊呼!都说快点弄出来,不难为老人家了。老人随后又从鼻子里将骨针给取了出来。真相大白后,记者们才知道老人家原来是8岁学徒,15岁就登台的民间绝技大家李印怀老人。他擅长表演:吞铁球、吞宝剑、二龙吐须等节目,人送绰号“皮包骨”。第四怪:何书森——鼻奏唢呐震中外何树森10岁随父学艺,15岁开始练习鼻奏唢呐,人送绰号“吹破天”。口中吐烟雾,鼻子还能吹出声乐来,这种鼻口齐用的绝活,极是少见。第五怪:魏春华——千斤大缸蹬得快“吴桥女儿真厉害,千斤大缸蹬得快,嫁个郎君不如意,一脚踢出大门外”。这是吴桥当地一句流行语,真是一语道破了吴桥女儿蹬缸的高超技艺。一个娇小的少女仰面躺在一张长条凳上然后由四个壮汉将一口180公斤的大缸抬放在少女的双脚掌上,四个壮汉离开,少女开始表演。她运用灵巧的双脚“翻滚”大缸,正转、反转、侧转、竖转,大缸在少女脚掌上旋转如水。少女绝妙的蹬技表演使观众目瞪口呆,刹时间观众场上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导游小组说,蹬大缸的少女叫魏春华,她的蹬大缸表演已被收进世界吉尼斯大全。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魏春华说:“我可以蹬一千多斤呢!”第六怪:郭树洞,老鼠提水碾荞麦郭书桐跟从着名驯化大师张凤楼,深得大师真传,绝技惊人。他先后到北京、南京等地演出,人送绰号“老鼠郭”。郭树桐的“训白鼠”是吴桥大世界江湖文化城的开场戏,在郭大师幽默语言的引导下,小白鼠的旅游故事开始。白鼠四五只,附会民间故事如刘全进瓜、李三娘坠井、洞房花烛等,演得精彩,说得漂亮,常常逗得游客捧腹大笑,撰联曰:爬上爬下一群鼠辈有悲有欢百态人生。郭大师讲得头头是道,观众听得、看得津津有味。第七怪:李亮,刀山爬到云霄外李亮出身于杂技世家,15岁登台,擅长表演“上刀山”等节目,人送绰号“怪腿李”。李印怀与李亮是父子俩,李亮在表演这个节目时,父亲在下擂鼓助阵,并从语言上密切配合,不时还叮嘱几句。李亮的这个节目很危险,在刀山上,还要做很多高难动作,让下面观者也不禁要为其捏一把汗。第八怪:廖鹏——双手书法唱梅派最能体现江湖文化城中“文化”二字的,是一个叫廖鹏的男孩子,今年12岁,生得十分秀气,长得像个小姑娘。据说他能唱五个剧种的戏,当时唱得是一出新戏,奇就奇在他一口京腔洋韵的同时,还能用双手同时挥毫泼墨写就一副洋洋洒洒的书法作品。他还有拿手的画竹表演,看他年龄虽小一招一式却颇有大家风范,走台步,亮相一招一式,加上意味悠长的二胡声十分令人陶醉,令人无限感慨加佩服。廖鹏6岁登台,擅长双手书画,演唱的评剧:“人面桃花”、河北梆子“钟馗”和梅派京剧令人叫绝,人送绰号“六岁红”。更令人惊奇的是:两手会写梅花篆字,字体洒脱自如,正如其本人。而那一挥而就,更让人钦佩。廖鹏,1989年出生于梨园世家,由于受祖父熏陶,从小爱好吹拉弹唱、书画,六岁登台献艺誉为“六岁红”。双手挥笔左右齐写,为吴桥杂技大世界八大怪之一绝。2001年参加“法国蒙彼利埃艺术家之春”艺术节。2004年《中华书画宝典》征稿活动中《冬雪》作品荣获银奖。2005年7月20日应邀去大连参加“纪念徐悲鸿大师诞辰110周年中国110位着名书画家盛大笔会”并和100多位着名书画家同场书画,作品为《荷花》、《鹏程万里》、《耄[mào]耋[dié]长寿》。交通路线吴桥杂技大世界自驾车路线:吴桥杂技大世界处在京、津、冀冀鲁四地的中心,是各地出游的最佳区域目的地。石家庄,吴桥:石黄高速至衡水;出衡水,上德衡高速公路至德州;德州北上走京沪高速,东向到吴桥镇,西向到吴桥县;(到吴桥县,也可以从衡水,直接走国道G105北上直达,G105与津浦线平行)。北京——吴桥:杨村出口---天津外环-静海往前-吴桥(单程50元)。济南——吴桥:京福高速吴桥出口左转直行二公里。北京至吴桥乘车路线:1、北京到吴桥乘大巴走京沪高速或106国道,全程需4个小时。2、乘火车2597次(北京至济南)早7:52北京西站开出,12:00到吴桥。3、北京赵公口长途汽车站每天早8:00定点发班车到吴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