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清东陵

80平方千米

主要遗址

孝陵、景陵、裕陵等

清东陵地处暖温带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整个陵区沿着燕山余脉昌瑞山而建,位于昌瑞山下,海拔约为123.32米;境内地貌呈现出“三山两川”的特点,整体上属于低山丘陵地貌。清东陵的营建时间贯穿清王朝的兴起与衰落,从孝陵的建造开始算起,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慈禧定东陵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完工为止,历时长达247年,主要有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和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等陵寝,在5座皇帝陵、4座皇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园寝等大小15座陵寝中,埋葬着清朝的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计161人。陵区南北长125千米、宽20千米,在清代时占地面积约为2500平方千米,如今景区的管理面积约为80平方千米,四面环山,清代还在此陆续建成了217座宫殿牌楼。清东陵的诸陵园格局严谨,集中有序,以顺治帝的孝陵为中心,主次分明地依山势呈扇形于昌瑞山南麓东西排列开来,彼此呼应,且均由宫墙、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截止到2021年,清东陵已经开放了孝陵、景陵、裕陵、裕陵妃园寝、昭西陵等景点供游客参观。景区北靠昌瑞山,东靠鹰飞倒仰山,中间有影壁山,南靠金星山,西靠黄花山,周围还有西大河、龙门湖,山水相映,此外,清东陵还蕴含着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作为中国陵寝史上最后一个辉煌时期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建筑学、景观学、艺术美学、哲学、风水学、丧葬祭祀、宗教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因此被联合国遗产专家评价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1961年3月,清东陵被中国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78年开始,清东陵景区正式陆续对游客开放;2000年11月30日,清东陵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遗产项目的重要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1月,清东陵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10月,清东陵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在此期间,清东陵还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景区”“世界文化旅游精品”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此外,清东陵景区内还有另一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万佛园。

小主,

命名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河北省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确定为其“万年吉地”,后又于雍正七年(1729年)以九凤朝阳山“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由而废之,并重新在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另辟兆域[f],营建泰陵,从此有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之分。

陵寝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陵寝制度至今已有超过3000年的发展历史,明朝时期建造的十三陵、清朝时期建造的东陵和西陵等陵寝正是这一制度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陵寝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原地区的坟丘式墓葬,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直到战国时期才得到广泛推行。战国中期,当时的人们习惯将君王高大的坟墓比作山陵,因此这一时期君王的墓葬开始被称为“陵”。东汉时期,以朝拜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陵寝制度得以确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地区频繁的战乱和政权更迭,社会秩序混乱,因此,这一时期为中国陵寝制度的衰退期,改变了东汉以来豪族讲究兴建坟墓、祠堂和厚葬的风气,君王坟墓逐渐趋向于小型墓葬。唐代建立之后,国家财政收入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日益增多,此时的陵寝制度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到了宋代,朝廷依旧沿袭了唐代的陵寝制度。元代则继承和沿用了蒙古族“浅埋不起坟”的制度。明代恢复了陵寝制度,并进行了一些改革。清代则基本上沿袭了经过明代改革后的的陵寝制度。

清代沿袭明代陵寝制度

在明代中后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开始初见端倪,但到了明末时期,国家势力日渐式微,政治腐败加剧,同时又因为战乱不断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致使国家财政收入日益微薄,国库变得空虚。清入关之后,清朝早期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实施“圈地”“屠城”等,这些政策进一步打压了原本就已经亏空的经济,一直到清顺治皇帝亲政之后,才开始逐渐意识到经济恢复的紧迫性,于是下令废除了之前的政策。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力的薄弱,使得当时的统治者更加关注国家的根本问题,此时清朝朝廷仍然将重心放在军事征战方面,而无暇顾及陵寝修建的制度考量以及建筑装饰风尚,因此,清朝朝廷在陵寝修建方面仍然完全接纳了明代的陵寝制度以及装饰风格,同时还沿袭了明代的典章制度和陵园建造。

皇陵文化

清东陵作为清代皇家祭祖行孝之地,具有“建筑雄伟、规制恢弘、神道[g]完整”的特点,再加上“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皇陵建制,已然成为皇陵文化的典范。与此同时,陵寝之中葬有包括帝王和太后等许多拥有传奇故事的传奇人物,还有包括裕陵地宫、慈禧陵大殿等在内的清东陵建筑,共同造就了清东陵的文化价值。在陵墓修建过程中,还形成了裕大村、裕小村等守陵人村落,这些村落蕴藏了较为丰富的清宫贵族文化及满族民俗文化,已有百年的历史,象征着“忠孝传统的典范”和“文化传承的标杆”。

宗教信仰

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时期,佛、道、儒三教共存共荣,宗教文化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其中,作为世界单位内广为流传的一种宗教,佛教也是清朝统治者最早接触到的宗教。在满族入关前与蒙古族的交往中,藏传佛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使得满族在信仰萨满教的同时,逐步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在皇太极时期,为了与蒙古部落保持友好关系,盛京先后建立了藏传佛教寺庙,这表明藏传佛教文化已经深入满族人的内心。因此,在清东陵中,佛教文化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石五供和裕陵地宫。在清东陵早期的石五供纹样中,多采用了中原本土的主流纹样杂宝纹,以及一些民间图案如银锭、犀牛角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藏传佛教纹样,例如佛八宝。然而,由于对藏传佛教的认知较少,石五供须弥座下坊中的佛八宝图案并不完整。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统治下,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他们总结了满汉两族文化的优缺点,提出了“合满汉如臂使指”的观念,并确定了对汉族文化既吸收又拒绝的态度。康熙中叶以后,为了弱化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加强国家的稳定,采取了“崇儒重道”的国策,并提出了“满汉一体”,这导致满族本身的宗教信仰逐渐汉化。这一现象在满清贵族装饰品味的各个方面中得到体现,例如道家纹样在清东陵昭西陵下坊中的应用。随着裕陵、定陵等石五供的修建,下坊中的道家纹样不断丰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满清贵族对道家文化的逐步吸收。

士人文化

在明清时期,士人文化逐渐衰落,尤其是在清代更加明显。随着清朝的建立,经济和文化逐渐恢复,资本主义在前代的基础上得以重新兴起,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文人们开始追求实用的技术研究,而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闲情雅趣。这使得雕刻技艺得到提升,商品价值也得以提高,带来商业繁荣。在这一时期,晋商、徽商、闽商、潮商等商帮相继出现,商业越来越兴盛,人口增加,更多的人聚集在城镇从事贸易,进一步推动了城镇的繁荣,也扩大了市井文化的影响范围。此时,在清代宫廷中,崇尚士人文化的风气十分流行,一是满族本身认同中原的部分优秀文化,二是为巩固满族统治而吸收中原本土文化。士人文化逐渐渗透到清代宫廷艺术和统治者的审美观念中,也引起了市民阶层的共鸣而不断流传到市井,慕古风尚盛行。因此,曾在士人文化中流行的纹样成为大众喜爱的纹样,逐渐变得生活化和世俗化,体现了大众精神和审美的提升。而在清东陵的建设中,士人文化也得到了应用,例如定陵、惠陵、慈安陵、慈禧陵的石五供下坊先后出现的四艺纹、博古纹等文人代表纹样。

小主,

祭祀文化

清代统治者一直秉持着“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治国理念,特别重视皇陵祭祀,将其置于国家“五礼”中的吉礼范畴,并与祭祀天地、太庙、社稷等同等对待,称之为“大祀”,并将其制度化,通过法律加以确认,赋予了极高的尊严与内涵。清东陵自始建顺治帝孝陵之后,各种祭祀活动开始次第举行,至乾隆时期,祭祀制度日渐完善定型。清东陵的祭祀活动是清代封建礼制、经济形态和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入关后清朝在位的皇帝几乎都会前往清东陵进行祭祀,朝廷也在清东陵举行了众多规模庞大的祭祀活动。例如,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帝后生辰都会在清东陵内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凡遇国家大事,例如皇帝登基、亲政、大婚、立后、战争、凯旋等都会在清东陵举行临时的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主要包括大享礼、谒[yè]陵礼、敷土礼等内容。此外,在清东陵陵区还专门设有承办事务衙门、工部、礼部、兵部、内务府等职务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各种祭祀事宜。

建造历程

清朝时期,除了末帝溥仪未建陵寝外,其余的11位皇帝和4位获追尊先祖分葬于今辽宁新宾、沈阳、河北遵化、易县,其中以清东陵的“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备、布局最为规整”。1652年,14岁的少年天子顺治巡猎到遵化境内的昌瑞山上登高远眺,被眼前景象所吸引,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言毕即投环定穴。从此,清王朝在遵化境内开启了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帝后妃陵寝营建活动,即“清东陵”。

清东陵的营建时间贯穿清王朝的兴起与衰落,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孝陵工程的筹建开始算起,到慈禧菩陀峪定东陵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完工为止,历时长达247年之久,[14][20]主要有“世祖”顺治帝的孝陵、“圣祖”康熙帝的景陵、“高宗”乾隆帝的裕陵、“文宗”咸丰帝的定陵、“穆宗”同治帝的惠陵、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景陵妃园寝、景陵双妃园寝、裕陵妃园寝、定陵妃园寝和惠陵妃园寝等陵寝。

顺治十八年(1661年),孝陵开始筹建并正式动工;康熙三年(1664年),孝陵竣工。康熙七年(1668年),神功圣德碑亭开始营建。康熙十三年(1674年),景陵开始筹建;康熙十五年(1676年),景陵破土兴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孝诚、孝昭二位皇后入葬时,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竣工时间待考),与此同时景陵纪园寝也随着完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遗命,在风水墙外的大红门东侧建造“暂安奉殿”;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是年农历二月初三动工,年底建成。在“暂安奉殿”建成不久,康熙皇帝就在孝陵东侧为孝惠章皇后兴建陵寝,即孝东陵,约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建成(具体的始建时间和竣工期不详,准确年代待考)。

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在景陵东旁为悫[què]惠、惇怡两位皇贵太妃单独修建了园寝(其兴工、竣工日期待考),即俗称“双妃陵”的景陵皇贵妃园寝。乾隆八年(1743年),裕陵破土兴工;乾隆十七年(1752年),裕陵竣工。乾隆十二年(1747年),裕陵纪园寝破土动工;乾隆十七年(1752年),裕陵纪园寝竣工;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1755年~1762年),又进行了扩建。道光元年(1821年),道光皇帝在东陵境内的宝华峪营建陵寝,并于道光七年(1827年)建成,其纪园寝和公主园寝也随之完工。

咸丰九年(1859年),定陵破土兴工;同治五年(1866年),定陵才最后完工,随后纪园寝也相继告竣。同治十二年(1873年),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和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陵)同时破土兴工,并于光绪五年(1879年)同时竣工。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下令将自己的菩陀峪定东陵进行重修,是年动工,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式完工。光绪元年(1875年),惠陵开始动工;光绪四年(1878年),惠陵正式建成。光绪二年至四年(1876年~1878年)期间,惠陵西侧的纪园寝也顺利建成。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于惠陵隆恩殿大木构件多有伤折、糟朽现象,不得已只能拆掉重建,重建工程于当年开工,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才结束。

被盗历史

清王朝灭亡后,清东陵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动荡时期,包括军阀混战、日军侵略和抗日战争等。在这期间,清东陵还多次遭受盗劫和抢掠,盗挖程度比清西陵更严重。1928年7月,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遭到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的盗掘,孙殿英带领他的部队对清东陵进行了七天七夜的持续掠夺和破坏。耆龄的《东陵日记》、陈诒重的《东陵道》、宝熙的《宝熙日记》等反映清代陵寝堪舆、修建情况的私家笔记对1928年清东陵被盗后的地宫状况、地宫清理过程都有详细的记载。1945年9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东陵的冀东军区15军分区情报队队长张尽忠伙同王绍义等人盗挖了清东陵,致使整个清东陵14座陵寝几乎全部被盗,这也是清东陵开放较多的最大原因。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清东陵文物保管所的成立,中国政府才开始对清东陵进行专项管理和保护。

小主,

考古发掘

1977年年底,清理裕陵地宫及修建参观通道等工程完成,次年1月29日,乾隆裕陵地宫对外开放。1979年2月17日,慈禧陵地宫开始清理;同年4月8日,慈禧陵地宫对外开放;同年5月1日,慈安陵对外开放。1981年12月30日,相关工作人员开始清理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地宫。1982年10月,裕陵妃园寝内容妃地宫、诚嫔地宫的踏垛(台阶)因下雨而塌陷,经上级批准开始清理。1983年5月1日,经过清理后的裕陵妃园寝正式开放,其中的纯惠皇贵妃地宫和容妃地宫也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12月6日,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打开了慈禧棺椁[guǒ]。1984年1月4日,5名来自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对清东陵内的慈禧棺椁进行了清理,并对慈禧尸身采取了防腐的措施。1985年5月1日,裕陵神厨库正式对外开放。1986年11月15日,景陵皇贵妃园寝首次开放。1987年11月19日,景陵皇贵妃园寝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