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王府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代,宁化王朱敏。朱继朗是朱刚的六儿子,1403年被封为永和郡王。据传永和郡王最初的封地在SX省永和县,但是因为那里地偏人稀。
朱继朗不愿前往,于是他就以不能在母亲刘氏身边尽孝为由,不去封地,在汾城建府。朱继朗55岁去世,谥号昭定。永和王共传了9代,最后一代永和王朱敏在1644年李自成攻破汾州后不知所终。
朱刚的七儿子朱继贺一脉的戏份相比哥哥们就少得多了。他在8岁被封为广昌郡王,33岁去世,谥号道。
平郡王位被儿子朱美坚继承。然而朱美坚的两位王妃都去世得早,朱美坚32岁去世时仍旧没有儿子,广昌王一脉就此绝嗣。
【明朝宗室大盘点,周王朱橚#历史#小知识#明朝】
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不爱江山爱植物,他曾写出植物图谱《救荒本草》,不仅成为了李时珍的参考文献,还让各国的学者纷纷为其打call,他就是朱元璋的五儿子朱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虽然无心夺权,但却两次因为意图谋反的罪名被流放云南,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坑爹的儿子。本期内容就让我们一口气盘点明朝皇室脉络中的周王一脉。
朱橚是朱棣的亲弟弟,由于两人年纪只相差1岁,所以两人也比较亲近。那时候朱棣非常不爱学习,是个熊孩子,朱橚却不苟言笑,还很喜欢读书。
1370年,9岁的朱橚被封为吴王,封地在杭州,不过因为年纪还小,所以没有去到封地。1377年,朱橚迎娶了开国功臣、宋国公冯胜女儿为妻。
成家后他便准备动身去封地杭州,但这时有大臣上书说杭州是一线城市财富聚集地,如果封给一个藩王,国家的损失会很大。
于是朱橚又被封为周王,封地变成了开封。朱橚到了封地之后一直遵纪守法,直到1389年,朱橚违反规定,私下里离开自己的封地前往凤阳。
朱橚的岳父冯胜恰好在凤阳练兵,这无疑是在朱元璋的雷区蹦迪,踩到了他敏感多疑的神经,朱元璋大怒,即刻便下旨将周王朱橚流放云南,让其嫡长子朱有炖代替朱橚管理藩王事务。
流放期间,朱橚看到很多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艰苦,很容易得病,又缺医少药,于是他组织本府的良医,编写了居家旅行必备医书《普济方》。
《普济方》总结了历代医学家用药方,不仅包含3000多个方子,而且每个方子都写得非常详细,在明朝先后刊印10多次。
两年后,朱元璋见朱橚并没有异动,就允许他回到封地。后来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允炆担心叔父们手中的权力会威胁到自己,于是着手开始削藩。
最年长的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已经病逝,朱允炆最担心的就是四叔朱棣,而朱橚和朱棣关系最亲密,变成了首先被捏的软柿子。
恰好朱橚的二儿子朱有爋举报自己的老爸意图谋反,正中朱允炆下怀,于是朱橚就被贬为庶人,再次故地重游,流放云南,直到1402年,朱棣夺取了皇位,朱橚的爵位才被恢复,此后朱橚终于可以安稳地在封地研究医药。
1406年,朱橚的《救荒本草》出版。《救荒本草》作为一种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是中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标志,全书两卷,共计植物414种,其中近2/3是以前的本草书中所没有记载过的,而且插图精美。
不仅后来成为了李时珍文献的参考,还在后来让美国、英国、俄国、日本的学者纷纷为其打call。64岁时,朱橚因病去世,谥号定王。去世后周王的位置传给了朱有炖。
朱橚第一次被流放云南时,朱有炖才10岁,年纪轻轻的他就为这个家操碎了心,代替老爸管理藩王事务,三年时间里把周王府管得井井有条。